場次/講題/主講人:
7/13 六 14:30-16:30 @ 思劇場
《從混血的眼睛重塑台灣劇場 — 台日跨國共製經驗談》流山兒祥 & 山崎理惠子 & 汪兆謙
7/28 日 16:00-18:00 @ 和平青鳥
《劇場奶爸的16年返鄉創業路 — 阮怎麼會「嫁妝一牛車」》汪兆謙
8/04 日 19:00-21:00 @ 青鳥書店
《從「通靈少女」到「嫁妝一牛車」:跨界編劇的心內話》林孟寰
8/09 五 19:30-21:00 @ 誠品台大店
《經典改編的魔法:當王禎和《嫁妝一牛車》唱歌又跳舞》林孟寰
地點:
思劇場 (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巷1號3樓) 交通資訊
和平青鳥 (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289號) 北捷麟光站2號出口
青鳥書店 (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一段1號) 華山文創園區 千層野台玻璃屋2樓 交通資訊
誠品台大店 (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8號) 交通資訊
消息來源:ACCUPASS
簡介:
劇場的生態,總是令人好奇,尤其在時常被誤會為「文化沙漠」的鄉村做劇場,更是充滿神秘感。2018年,台新藝術獎公布該年度最終決選的入圍作品,來自嘉義的阮劇團從眾多優秀團隊中脫穎而出,以台日跨國製作的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讓眾人驚艷。究竟阮劇團是如何創作出《嫁妝一牛車》這部作品?此系列講座共三場,將聚焦在臺日兩地創作者們的實務經驗分享,從「劇場跨國共製」、「返鄉創業」、「跨界改編」等不同視角,揭開臺日混血★王牌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的神秘面紗!
7/13《從混血的眼睛重塑台灣劇場 — 台日跨國共製經驗談》
阮劇團,嘉義縣第一個立案的現代戲劇團,也是臺台灣少見耕耘台語的新生代劇團。鄉村、拓荒、臺語、野性、民俗...從都市的視角看阮劇團,總是奇葩。流山兒★事務所,東京小劇場界最具指標性的前衛劇團,由出身熊本鄉村、走過戰後激越的左運年代、師承鈴木忠志等大師的「帝王級導演」流山兒祥創辦。
以「世界戲劇的地平線」為目標,四年來,阮劇團與流山兒★事務所共製作了兩齣臺語大戲:《馬克白Paint it Black!》、《嫁妝一牛車》。過程中,亜細亜の骨團長山崎理惠子為雙方團體搭起創作的橋樑,以助理導演及翻譯的身份貼身參與創作。
從西方經典到台灣經典,從歐洲中世紀王位爭奪戰到亞洲戰後底層小人物的苦難,兩地劇場創作者藉由跨國共製相聚南台灣,以「混血」的跨文化眼睛重新摸索、定義當代台灣劇場,也將台的作品從島嶼鄉村帶往世界舞台。本講座邀請到三位核心創作者對談,將從不同的角度及實務面相,分享創作《馬克白Paint it Black!》、《嫁妝一牛車》的趣事及經驗,帶領參與者以混血的眼睛窺見世界戲劇的地平線。
對談人:
流山兒 / 祥流山兒★事務所代表暨藝術總監、《嫁妝一牛車》導演
山崎理 / 惠子亜細亜の骨團長、《嫁妝一牛車》助理導演暨翻譯
汪兆謙 / 阮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 、《嫁妝一牛車》製作人暨助理導演
7/28《劇場奶爸的16年返鄉創業路 — 阮怎麼會「嫁妝一牛車」》
2018年,台新藝術獎公布該年度最終決選的入圍作品,來自嘉義的阮劇團從眾多優秀團隊中脫穎而出,以全台語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讓眾人驚艷。究竟阮劇團是如何創作出《嫁妝一牛車》這部作品?一切都要從16年前,一群嘉義青年的傻勁、熱血說起...
本講座邀請到劇場新手奶爸 汪兆謙,他是阮劇團團長、藝術總監,也是《嫁妝一牛車》製作人暨助理導演。阮劇團是他生命最精彩動人的故事,劇場引領著他從青年走到壯年,從單身邁向結婚生子,甚至從眷村子弟的「台語無輪轉」到跨國共製台語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!想了解劇場、了解臺語戲劇、對返鄉創業的各種鹹酸甜好奇的朋友,千萬不要錯過囉!
講者:汪兆謙 / 阮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、《嫁妝一牛車》製作人暨助理導演
8/04《從「通靈少女」到「嫁妝一牛車」:跨界編劇的心內話》
在台灣,跨足電視劇、舞台劇的編劇並不常見;深入科幻、通靈、鄉土等跨領域題材,還獲得金鐘獎、入圍台新藝術獎肯定的編劇更是稀有!從2017至2018,短短兩年間,編劇林孟寰從金鐘電視劇《通靈少女》、舞台劇《地球自衛隊》到入圍台新的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,寫盡台灣風情,話盡人性掙扎;不只滾入臺灣民間信仰及地方宮廟勢力的世界;深入科技與人類社會的糾結,讓觀眾投票決定人類未來終局;甚至穿越半世紀,回到戰後臺灣鄉村,以連篇的幹話,訴說社會最底層人物的鹹酸甜!
想知道如此多產的編劇從何獲取靈感及創作能量?好奇「影劇雙棲」劇作家如何切換頻道?將文學經典跨界改編為臺語歌舞秀的《嫁妝一牛車》又有什麼趣味?來就知道!
講者:林孟寰 / 金鐘獎《通靈少女》共同編劇、《嫁妝一牛車》華文編劇、2019-2020台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
8/09《經典改編的魔法:當王禎和「嫁妝一牛車」唱歌又跳舞》
在台灣,經典文學時常被束之高閣,一般人感覺難以親近。但在台灣,也有這麼一部文學經典,不僅被改編為電影、電視劇,去年也有來自嘉義的阮劇團將它改編為「歌舞秀」,還入圍第17屆台新藝術獎!它正是半世紀前由王禎和作家發表的短篇小說 —《嫁妝一牛車》!
《嫁妝一牛車》的故事究竟有什麼魔力,能夠跨越時空、地域與文化的藩籬,50年來歷經創作、改編、再改編,幻化作不同的形式與面貌與人們見面,甚至與當代大眾的生活深有共鳴?
《嫁妝一牛車》講的是台灣1950年代花蓮農村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存辛酸,現在,來自日本的帝王級導演流山兒祥、嘉義的台語創作團隊阮劇團及華文編劇林孟寰如何攜手合作,為這部文學作品打造獨特的台語戲韻味、讓它既唱歌又跳舞,並找到在當代重現的意義?本講座邀請到台語歌舞秀《嫁妝一牛車》編劇林孟寰,將更加深入分享跨界改編劇本的細節經驗,讓你意想不到的經典改編魔法都在這裡!
講者:林孟寰 / 金鐘獎《通靈少女》共同編劇、《嫁妝一牛車》華文編劇、2019-2020台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
講座費用:免費報名入場